
日前,熱泵產業資訊公布了《2017年度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市場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在2017年度的空氣源熱泵行業發展中,行業整體銷售規模提升了一個檔次,格力電器市場銷售規模超過20億元,首次突破行業20億規模大關。
自2015年煤改電政策落地,采暖的話題風靡每個冬天,人們對空氣源熱泵替換燃煤鍋爐供暖的觀念也得到改變和廣泛接受。報告表示,從結果來看,進入2017年度采暖季,曾經北方幾乎天天重度污染的地區,見到藍天的天數越來越多。 “煤改清潔能源”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2017年,格力發布了“格力?火鳳凰”超低溫制熱系列產品。在發布會上,天津大學熱能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馬一太教授肯定了格力的自主創造對空氣能熱泵技術發展的貢獻:“一直以來,格力的創新研發技術對空氣能源熱泵產業帶來了突破性的影響,對寒冷地區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有著顯著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馬一太教授認為,“格力電器在北方煤改電和全球熱泵技術 發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國從制造大國變成創新強國,離不開格力這樣的企業。”
早在2005年,格力就研發出第一臺超低溫熱泵。多年來依靠自主創新,不斷突破低溫采暖的技術壁壘,研發出低溫制熱“國際領先”的雙級增焓壓縮技術、三缸雙級變容壓縮機技術、應用于熱泵空調上的分布式送風技術等,冬季采暖提出清潔低能耗的解決方案。
如今,格力在華北地區的煤改空氣源熱泵已經累計銷售近十萬套,并獲得業內首張《低溫熱泵供暖系統在役運行評價合格證書》,同時也獲得多個與煤改電相關的行業獎項,2017年憑借自主創造核心技術,格力電器榮獲“藍天貢獻獎”。
格力空氣源熱泵采暖設備已大量應用于北方及長江流各地的供暖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會效益。
“煤改清潔能源”的路上,格力一直在以自主研發的產品、技術、方案去解決冬季清潔供暖的難題。未來,格力將繼續用自主創造核心科技,助力建設美麗中國。